這本書主要是分為以下十一章,主要是先說明現況及觀念,再以舉實際例子的方式給父母親建議,我覺很實用,父母親一般都會犯了快速溝通的錯,沒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問題,除了了解問題還要給予適當的引導,讓小孩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,書上詳細的提到四種教養風格會養成如何的小孩,講的非常的詳細。第一種:威權法 第二種:建議法 第三種說明法 第四種 問題解決法。


目錄:

第一章孩子的行為會變得不一樣思考方式也會改變22
─解決「人」的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一樣重要。

第二章四種教養風格39
─假如我們改變自己與孩子對話的方式,將從而改變他們對我們、其他孩子
及自己的說話方式。

第三章我會有什麼感受?你會有什麼感受?51
─孩子在能夠關心其他人的感受前必須先關心自己的感受。

第四章有人在注意聽我說話嗎?76
─假如你在想:「我的孩子向來把我的話當耳邊風。」你的孩子是否也在想:
「從來都沒人注意聽我說的話?」

第五章事情一定都像表面上那樣嗎?98
─就像我們能伸展我們的身體並從而獲得更大的彈性一樣,
我們也能擴展我們的思想,以便探索更大的可能性。

第六章我還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學會變通的解決辦法121
─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感覺被賦權,而非感到受壓制。

第七章接下來可能有結果?學會「後果式思考」147
─與其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,以及為什麼。
不如由孩子自己來學習思考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,以及為什麼。

第八章我有甚麼計劃?175
─能對自己的生活保有控制權的孩子將不會讓生活控制他們。

第九章進階的「我能解決問題」:整合不同的技巧197
─假如減緩情緒緊張能有助於我們正確地思考,
則正確的思考能力也能有助於減緩我們的情緒緊張。

第十章「我有什麼好處呢?」以及常見的Q&A222
─比較會去考慮孩子的行為的父母也會更仔細思考自己的行為。

第十一章「我能解決問題」測驗238
─當父母將說明轉變成問題時,孩子也能將問題轉變成有待解決的問題。

尾聲253

‧對自己感受的敏銳度
‧對他人感受的敏銳度
‧察覺行為的後果
‧認清一項問題可能有的變通性解決辦法

建議試閱以下書本的內容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books/series/series9789577769312-1.ph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y 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